MSCI ESG 评级方法学(简译)
MSCI ESG 评级方法学(简译)
本文来自 MSCI ESG RATINGS METHODOLOGY (2020年11月版、2022年6月版)的简单翻译(简译),仅供参考。版权归 MSCI 所有,本文作学习之用。
本文翻译参考自阿尔法工场ESG《一家公司的MSCI ESG 评级结果是如何产生的》
本文更新:2022年8月31日
提醒:请访问最新版本
本页面信息已有更新,最新版本请参见:MSCI ESG 评级方法学
1.ESG评级的目的
MSCI建立ESG评级体系,是为了衡量发行人应对与财务相关的长期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风险的应变能力,帮助投资者了解其投资组合的ESG风险和机遇。
按照MSCI的介绍,其ESG评级体系旨在为投资者解答有关公司的四个关键问题:
- 公司及其所在行业面临的重大ESG风险和机遇是什么?
- 公司如何管理这些风险和/或机会?
- 公司管理主要风险和机遇的情况如何?
- 公司的总体ESG管理情况如何?与全球同业企业相比如何?
2.指标框架
MSCI通过定量模型确定了每个行业的重大风险和机遇,并构建了一套指标框架。
该指标体系主要由3大范畴(Pillars)、10项主题(Themes)、35个ESG关键议题(ESG Key Issues)和上百项指标组成。
表:MSCI ESG评级指标框架(2020年11月更新)
3.权重
MSCI采用的是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lobal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GICS),其中包括158个子行业(Sub-Industry)。MSCI会为每项ESG关键议题设置权重,权重范围被设定在5-30%之间。
权重高低的分配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该指标对子行业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是可能受影响的时间长度。在不同类型的子行业中,MSCI为每项关键议题分配了“高”“中”或“低”的影响程度,以及“短期”“中期”“长期”的影响时间。
在最新修订中,MSCI决定从2020年11月开始,所有子行业的“公司治理”主题按照“高影响、长期”的标准、“商业行为”主题按照“中影响、中期”的标准分配权重。 此外,治理范畴的总权重将降低至最小值33%。
不过,这些指标的权重也不是恒定的。每年11月,MSCI ESG研究团队都会对各个行业的指标项及权重进行一次审查,并做必要的调整。
4.评分
环境和社会关键议题对公司来说,有些属于风险,有些可能是机遇。根据不同类型的指标。MSCI也设置了不同的评分方式。
风险项指标
对于风险项指标,MSCI不仅衡量公司在该关键议题上的管理策略,同时评估其承受的风险程度。因此,为了取得关键议题上的良好评分,公司需要采取与风险敞口相匹配的管理措施。
例如,同为电力生产的两家公司,或多或少都面临与水资源相关的风险。但如果一家公司处于水资源更为匮乏的地区,其所需要采取的措施应更为广泛,才可能与另外一家公司获得相同的得分。
换句话说,处于水资源丰富地区的公司,即使与另外一家公司采取相同的管理措施,也会在水资源这个指标上得到更高分数。
根据这样的逻辑,MSCI会对每家公司的风险指标进行风险暴露程度(Exposure)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量化评估。
风险暴露程度是如何量化的呢?某项关键指标对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来说,风险暴露程度通常不尽相同。
因此,MSCI把公司业务拆为核心产品、业务属性及性质、经营所在地、外包情况和对政府合作的依赖性等内容。
最终,这些风险暴露程度被量化为0-10分的打分结果:0分代表完全无风险,10分代表公司面临非常高的风险。
风险管理能力的量化评估也采用0-10分的打分方式:0分代表公司并未显现出任何的管理能力,或者管理政策未显示出任何效果;10 分代表公司具有非常强的管理能力。
在此基础上,近三年发生的争议事件(Controversies)会导致相应管理能力分数的扣减。
确定了风险暴露程度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得分,MSCI会按照下图中的标准给风险项指标进行赋分。
例如,当公司面临较高风险暴露(7分)及具备较差风险管理能力(0分)时,最终风险项指标得分为0分;当公司面临较低风险暴露(2 分)且具备较差风险管理能力(0分)时,最终风险项得分为5分;而当公司面临低风险暴露(2分)而具备最高风险管理能力(5分)时,最终风险项评分为满分10分。
举例:
公用事业公司A专注于常规发电,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碳和有毒物质排放。它在这些领域有很高的风险暴露。为了在这些问题上取得好成绩,它必须有强大的风险缓解计划。
公用事业公司B主要专注于电力传输和分配,这些活动的污染程度较低。尽管它们处于同一行业,A公司和B公司对这些风险的暴露程度不同。
B公司的得分可以和A公司一样高,但风险缓解的努力却比较温和。或者,如果B公司的风险缓解工作与A公司类似,它的总分会更高,因为它的风险管理与它的风险暴露相比更强。
机遇项指标
机遇项指标的机制与风险项指标类似。MSCI会衡量该公司基于其地理位置及业务类别所面临的机遇大小,以及该公司是否具备能够准确抓住并合理运用该项机遇的能力。但最终的评分标准与风险项略有不同。
当公司面临相同程度的机遇时,具备卓越管理能力的公司将指向更高的机会项得分,采用一般管理能力的公司指向一般的机会项得分,而采取较差管理能力的公司将导致公司较低的机会项得分。机会项的评价也同样采用0-10 分的打分方法。
争议事件(Controversies)
争议事件是指可能对公司ESG产生负面影响的单个案例或持续性事件。典型的争议事件包括气体泄露事故、监管机构采取的相关行动、针对同一设施的多项健康或安全性罚款、针对同一产品线的多项反竞争行为指控、多个社区对于同一家公司所在地的抗议等。
争议事件表明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存在结构性问题。MSCI认为,争议事件预示着该公司在未来可能产生重大经营风险,理应对公司目前的风险管理能力得分进行扣减。
争议事件又如何量化呢?MSCI根据争议事件对环境或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同时考察其影响大小及影响范围,并最终评价为“非常恶劣”“恶劣”“中度”或“轻微”四个等级。
治理范畴评分
MSCI认为,基于治理议题的重要性,所有公司都需要考察公司治理的情况。不同行业的公司在治理范畴的关键议题上具有相同的权重。
因此,MSCI采用了“10分倒扣制”的方法来评估公司在公司治理(所有权、薪酬、董事会、会计)和商业行为(商业道德、税务透明)方面的情况,即通过评估公司在治理指标表现,进而从满分10分中减去相应的分数,最终得到该议题的得分。
5.得分
MSCI ESG的最终评级结果与所处行业有关。根据环境和社会风险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长,MSCI为每个GICS子行业设置了环境和社会范畴的关键问题权重;治理议题始终是重要的,会对所有公司得分进行加权和分析。
因此,公司最终ESG得分是由35项关键指标加权计算后,得到10个主题的评分,然后再通过加权评分得到最初的ESG得分,最后还要根据上述行业权重进行调整。
也就是说,公司最终的ESG评级得分并不是一项绝对的分数,而是公司相对于同业表现的相对成绩。
公司行业调整后的得分(Final Industry Adjusted Score)按照分值区间最终对应于最佳(AAA)和最差(CCC)之间的七个序列。
6.数据来源和反馈
ESG数据主要来源包括:
- 学术,政府,非政府组织数据库(例如透明国际、世界银行)的细分领域或地理范围的宏观数据;
- 公司披露(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公告);
- 政府数据库、3,400多家媒体、NGO (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与特定公司有关的利益相关方资源。
MSCI虽然是从公开渠道获得发行人的ESG数据,也不会进行特定的问卷调查,但仍然保持与公司的沟通,包括为公司建立可供访问并审查其ESG数据的渠道、在年度ESG评级更新前后给公司发送邮件通知等。
MSCI也欢迎相关公司在年度ESG评级审核过程中提出异议并提供真实的资料补充,以此进行合理的信息更新。
为尽可能获得客观、准确的ESG评估,建议被纳入MSCI指数的公司采取以下行动:
- 建立与MSCI的沟通,审查其已有的ESG数据,并提供实质性的补充资料;
- 基于MSCI ESG指标框架,分析公司及所处行业的重大ESG风险点,制定切实实可行的管控计划;
- 强化公司ESG信息的传播,特别是有关ESG风险的系统化管理机制及绩效水水平数据;
- 保持对MSCI ESG评级的持续关注,深入理解ESG关键议题所指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