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的发展历史

大约 11 分钟

ESG的发展历史

本页面用于介绍ESG的发展历史

更新至2023年3月26日

为什么会有 ESG

快速了解

  • 1960-1970s基于投资行为反映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道德、伦理需求,资本开始在投资选择中开始强调劳工权益、种族及性别平等、商业道德、环境保护等问题;
  • 1990s,部分投资(即社会责任投资前身)开始在决策中考量公司的ESG绩效表现;
  • 199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的地球峰会上成立了金融倡议,希望金融机构能把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决策过程,发挥金融投资的力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 1997年,由美国非盈利环境经济组织(CERES)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发起,成立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系统地将可持续发展报告涵盖了ESG三部分;
  • 2006年在金融倡议的支持下成立了联合国社会责任投资原则(UNPRI)。由此,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成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ESG投资成为重要的投资策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方国家人权运动、公众环保运动和反种族隔离运动的兴起,在资产管理行业催生了相应的投资理念,即应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需求,与这些运动所代表的价值观相一致,在投资选择中开始强调劳工权益、种族及性别平等、商业道德、环境保护等问题。例如美国的帕斯全球基金(Pax World Funds, 1971),拒绝投资利用越南战争获利的公司,并强调劳工权益问题;英国的梅林生态基金(Merlin Ecology Fund, 1988),只投资于注重环境保护的公司。

20世纪九十年代,社会责任投资开始由道德层面转向投资策略层面,在投资决策中综合考量公司的ESG绩效表现,衡量ESG投资策略对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的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的地球峰会上成立了金融倡议,希望金融机构能把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决策过程,发挥金融投资的力量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在金融倡议的支持下成立了联合国社会责任投资原则。由此,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成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ESG投资成为重要的投资策略。

1997年,由美国非盈利环境经济组织(CERES)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发起,成立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并分别于2000年、2002年、2006年和2013年发布了四版《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指南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标准,为信息披露提供相应的标准和内容建议,但不作为行业和评价准则的硬性要求。

在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的推动下,ESG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 首次提出ESG理念并推动全球践行至今的为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UN-PRI是由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于2006年发起,并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FI)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协作成立的一家联合国背书的非盈利组织。UN-PRI提出的“责任投资原则(PRI)”将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首次提出ESG理念和评价体系,旨在帮助投资者理解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对投资价值的影响,鼓励各成员机构将ESG因素纳入公司经营中,以降低风险、提高投资价值并创造长期收益,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ESG 时间线

  • 1995年,荷兰正式推行“绿色基金计划”,为绿色项目的存款人和贷款人提供税收减免,从而引导个人或机构投资者投资绿色项目。
  • 2003年,英国实施“社区投资税务减免”措施,通过向投资于社区发展金融机构的投资者提供税收减免,鼓励投资者向相对贫困地区进行投资。
  • 2009年起,SEC要求上市公司呈交载有多项环境事宜数据的年度报告(10-K表格)
  • 2010年澳大利亚要求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必须考虑ESG要素
  • 2012年《南非退休金法》将ESG因素分析纳入养老投资管理机构的受托责任
  • 2014年《巴西中央银行第4327号决议》通过,为金融机构确立ESG政策指南
  • 2014年《日本尽责管理守则》呼吁股东积极参与公司运营
  • 2018,全球84家证券交易所都加入了联合国可持续交易所倡议组织(UNSSE)。
  • 2021年底,新加坡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遵循“不遵守就解释”的原则,以TCFD框架为参照披露气候信息,而受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转型影响最大的能源、金融、农业等行业必须从2023年起强制披露。此外,自2022年1月1日起强制披露董事会多元化信息。
  • 2022年7月28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向基金管理人发布关于零售ESG基金的披露和报告指南的通函open in new window本站备份open in new window),明确了关于零售ESG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并提供报告指引。
  • 2022年11月28日,欧盟理事会最终通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符合指令的企业必须按照ESRS披露 ESG 报告。

ESG 在中国的时间线

quote : http://finance.sina.com.cn/esg/esginchina.shtmlopen in new window

  • 2006年,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开始提及上市公司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

  • 2008年,上交所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

  • 2008年,国内发行了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责任型公募基金。在2010年后,国内金融市场上相关类型的责任投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开始有了显著增长。

  • 2018年6月起,A股正式纳入MSC新兴市场指数和MSC1全球指数,国际资本更为重视上市公司的ESG内容披露。

  • 2018年9月30日,证监会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增加了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的内容,明确了上市公司对于利益相关者员工、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责任,突出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方面的引导作用,确立了ESG信息披露基本框架。

  • 2018年11月10日,基金业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报告》和《绿色投资指引(试行)》,提出了衡量上市公司ESG绩效的核心指标体系,致力于培养长期价值取向的投资行业规范,进一步推动了ESG在中国的发展。

  • 2019年3月18日,基金业协会进一步发布了《关于提交自评估报告的通知》,作为《绿色投资者指引(试行)》的具体实施文件。ESG从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逐渐变成了需要相关资产管理机构切实履行相关义务的实践原则之一。

  • 2019年5月,港交所发布有关检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及相关《上市规则》条文的咨询文件,对原《ESG指引》作出修订,这是自2012年出台《ESG指引》以来的第三次修订。

  • 2023年3月13日,香港联交所发布《2022上市委員會報告open in new window》,报告指出后续 ESG 指引”ESG方面,我们于2023年会着重将气候披露标准调整至与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小组(TCFD)的建议及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的新标准一致。我们预期于2023年上半年就此刊发谘询文件“。预计后续港交所 ESG 指引将增加 TCFD 内容或与之对应。

ESG 的现状

快速了解

  • 2021年底,全球接近4000家投资机构签署了UN PRI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的资产规模接近120万亿美元。

目前ESG在海外拥有庞大的参与群体。 至2021年底,全球有接近4000家投资机构签署了UN PRI合作伙伴关系,遍布60多个国家,代表着逾120万亿美元的资产。参与机构包括全球知名金融机构及养老基金等,如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欧洲安联保险公司、对冲基金英仕曼、美国公共养老金加州公共雇员退休基金等。

ESG因素越来越多的被纳入到研究和投资决策体系中。 随着近几年ESG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众多机构都已将ESG因素纳入到自身的研究及投资决策体系中,而许多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及监管机构也相继制定政策规定,要求上市公司自愿自主或者强制性披露ESG相关信息。

由于不同机构对ESG框架下包含的具体内容、“最佳实践”的考评存在差异,ESG评估方法目前全球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有MSCI的ESG评价体系和Thomson Reuters的ESG评价体系。MSCI的ESG评价体系主要包含3大类和10项主题以及37项关键指标,侧重考察各指标对企业的影响时间和行业的影响程度。

MSCI公司每年基于全球5500多家上市公司,编制100多只ESG指数以满足市场需求。相比之下,Thomson Reuters ESG评价体系除3大类10个主题外,还增加了对公司争议项的评分,两部分综合考察得到ESG评分,目前已涵盖了全球超过7000多家上市公司的得分数据。

ESG 的未来

随着各类工具和平台的引入,ESG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改变。如很多社会分工的发展那样,ESG的披露也将趋于专业化。

  • 与大数据的结合,形成更严密的逻辑
  • 更多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将应用ESG的信息进行决策、投资

ESG 在中国的未来

来自 刘锋:中国机构投资者须加强对ESG的评价和投资力度open in new window

  1. 政府及监管机构尚未有完善的关于ESG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
  2. 上交所要求将扶贫纳入ESG信息披露,但扶贫信息披露强度仍有待提高。在评级体系方面,主要评级机构并未将精准扶贫纳入评级体系。
  3. 中国ESG相关基金规模虽超过300亿元,实际以环保类为主,以整合ESG作为投资策略的基金仅有易方达ESG责任投资、华宝MSCI中国A股国际通ESG两个2019年8月后成立的基金,国内资管公司应积极拓宽ESG整合策略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此外,资管公司应建立明确的ESG投资策略体系。ESG策略投资产品可以作为资管公司的重要品牌产品,重视以ESG整合等为投资策略制定的ESG产品研发和推广。
  4. 研究评价机构应加强对ESG的评价与研究,在指标设计、测量标准、评价体系、研究方法、评价结果展示等方面尽量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并将评价结果反映到估值体系中。为广大中外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ESG投资研究报告。